
魚的疾病,猶以爛鰓病為多見,如果發生爛腮病,魚類的呼吸會發生障礙,造成鰓部粘液增多,抗病能力弱,可想而知,會慢慢造成窒息死亡。草魚爛鰓病是草魚養殖中常見但又不好治的疾病之一,常和出血病、腸炎病并發,被稱為草魚“老三病”。該病主要的流行季節為4-11月,水溫越高越容易爆發,發病水溫常為20-35℃,15℃以上即可發病,冬春低溫時節也有發生。
爛鰓病是"常見病"是因魚鰓無保護層又和水以及水體中所有物體(質)接觸之因。爛鰓病"易造成死亡"是因魚鰓是吸收氧氣的渠道,是魚生命賴以生存重要的物質基礎之故。所以,草魚爛鰓病是"不易治好并且容易造成死亡"的魚病,爛鰓病死魚大多數是因呼吸不暢至缺氧窒息而死亡。
草魚爛鰓常見的有兩種:細菌引起的爛鰓和寄生蟲引起的爛鰓。細菌引起的爛鰓病,該菌為條件致病菌,一般而言,健康魚體不易感染,當水中病原越多、水質越差、底質越差、魚密度越大時,此病就越容易暴發。
細菌性引起的爛鰓病,多在鰓蓋"開天窗",即鰓蓋內表皮被腐蝕成半透明的小窗,會造成草魚的持續性死亡,比如說第1天幾十條,第2天100多條,第3天三四百條,后面幾天可能會持續三四百條繼續死亡。
寄生蟲引起的爛鰓病,在進行鏡檢時,可發現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或黏孢子蟲等寄生在宿主鰓表面,能刺激鰓組織分泌大量粘液,造成魚體因缺氧而食欲下降,代謝緩慢,造成鰓組織的損傷,引起鰓部細菌、真菌的繼發感染,鰓組織的炎癥和局部壞死,嚴重時甚至死亡。
因而不論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草魚爛鰓病,都要以預防為主,避免一旦發現魚發病死亡束手無策,病急亂投醫,造成更大的損失。
01增加溶氧
溶氧是水產養殖的基本保障,池塘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病原微生物也會相應的減少,同時水源穩定,魚體增強,疾病發生率降低,爛鰓也會減少。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多數來源于池塘底部,池塘淤泥多、底臭嚴重、積累大量毒素等,水溫合適時病原菌和寄生蟲會大量繁殖。在魚病高發期,應定期調節水質,控制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還要經常改底以改善底部環境,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數量,減少疾病的發生。
周期性拌料喂既抗菌又驅蟲的安全無毒不傷魚的樂欣,可以有效防控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草魚爛鰓病。樂欣具有極強的脂溶性和穿透性,可以破壞寄生蟲和有害菌的細胞膜結構從而達到抗蟲和抑菌的雙重效果。樂欣的成分全部安全無毒易于生物降解,不會對魚體有任何傷害和刺激,也不傷害藻類、水草,對水質無不良影響。
草魚出現爛鰓的時候不能盲目下藥,我們要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好對癥用藥,另外無論什么因素引起的草魚爛鰓病,都應堅持“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
為獸藥企業提供無抗核心原料,為銷售團隊開發訂制自主產品。打造技術共享、產品共享、工廠共享的“動保共享平臺”。
卓大生物一貫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原則,愿以良好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與業界同仁一道,共同為中國綠色畜牧產業助力,在合作中求共贏,在合作中謀發展。歡迎全國各地代理商、零售商及獸藥、飼料廠商洽談合作。